新闻栏目 新闻栏目
南赣研学,使命探寻
2021-11-25
南赣,是当年王阳明先生立德、立功、立言之地。
 
500年前,阳明先生在南赣大地提出了“良知”和“致良知”,剿山匪,擒叛王,平安一方;建社学,推乡约,化育百姓;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真三不朽的圣人。
 
10月16日-17日,探寻生命的意义——南赣阳明文化研学佳力奇专场。佳力奇路强董事长和高管们一起,走进赣州的山川大地,身临其境、心临其境,探访先生南赣圣迹,追寻良知之学,寻找生命的意义,升华人生使命和企业使命。
 
我有幸作为顾问陪同,也随笔记录一些感悟,分享给各位朋友。
 
640

妙悟良知之秘

研学第一站是通天岩。

阳明先生曾在这里居住并讲学。阳明先生是1517年(正德十三年)抵达赣州的,到1518年正月,最后一股土匪广东浰头巢贼已经被消灭了。阳明先生在南赣讲学的主要内容是“良知之学”。

 640

1519年4月,邹守益到赣州请教阳明先生一个很久以来的疑问,阳明先生和他长谈良知之学后,邹守益豁然开悟,说,“道在是矣!”于是拜阳明先生为老师。

浙江大学束景南教授在《王阳明年谱长编》中说,1519年是阳明先生“良知之悟”的时间。聂文蔚,阳明先生的弟子,把邹守益和阳明先生的这段讲论称为“妙悟良知之秘”。


640

作为阳明心学的后学,我多次到南赣研学,在心中冒出这样一个问题:阳明先生1508年龙场悟道,可为什么会在11年之后的1519年才提出良知之学呢?后来,在更加细致的阅读阳明先生在南赣剿匪的相关文献,以及阳明先生所写的公文中,我有了这样一个认知:

之所以1519年提出良知之学,是因为1517年~1518年,在南赣剿匪的过程中,阳明先生皆是在用自己的良知行事。剿匪,他并不是为了把匪杀掉以得剿匪之功,而是剿抚并用,以剿促抚,化育匪徒;同时,他也不是仅仅考虑剿匪之当下,而是看到地区之长治久安,建社学,推乡约,化育百姓。

当有了这个认知之后,我更加明白阳明先生在《告谕浰头巢贼》中所讲的“本院巡抚四方,专以弭盗安民为职”的深刻内涵了。


640行本职,见良知。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更多企业家及其高管能够到南赣研学的深层意义。

 

通天岩之问
 

能量是有场的。

“一切的能量都是在场中传递的”,霍金在《大设计》中讲了这么一句话。

车到通天岩,下车之后,客户董事长给我讲了他刚刚内心的一个收获,那就是我们这家公司应该有更高远的志向,应该有更宏大的想象力才好。我们是做复合材料的,坚固、轻量化是材料的特点,我们应该为世界的交通事业做些贡献。

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责任就是回答“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德鲁克先生在《管理:使命 责任 实践》中讲: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从不一目了然,这一直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正确的答案通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显而易见。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有什么机遇正在展现出来?有什么机会可以创建以求跨入不同事业领域并实现我们的事业目标与使命?

“交通,天地交而万物通,《易经》中是这么说的。”同行的王博士给出她百度的“交通”的内涵之义。

我们在通天岩的大门合影,天地交而万物通,悄然浸入每个人的心田。

640


崇义,使命探寻
 

研学第二站是崇义县阳明纪念馆。

纪念馆以阳明先生的生平历程为主线,展现了阳明先生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生命持续成长的一生。

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可同样的生命时光,不同的人,却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人和人的差别在哪里呢?阳明先生的一生历程,给我们每个人揭示了这个答案——人和人不一样的是心之所想。

640640

志,士之心也。心有所想,才会有所成。稻盛和夫先生也常常讲心想事成是这个世界的秘密。真心想,必真干;真干,必真成。什么叫真想、真干呢?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做。


用生命去做,就是使命。

使命不是文字,是内心深处涌出的方向感。一个真的由内心而流淌出来的使命是拥有磅礴之力的。

重新升级企业使命,就是重新在天地之间定位自己:这一生一世到底想干什么、到底能做什么、到底应该做什么?想做、能做、该做融为一体的时候,一个好的使命就出来了。

640
 

用生命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生命就有了意义。

德鲁克先生说,企业使命就是承担了社会什么样的责任,领取了社会上的什么任务。他说,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企业发展的大小,主要看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大小。

企业到底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任务?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使命,如何和企业的使命融合为一?
在这个时代,我们如何让企业使命和个人使命,都活出生命本有的意义?

在阳明先生纪念馆马路对面的阳明花园大酒店,智诚灵动专业团队的同事,陪伴着佳力奇的团队同仁,一起开启了使命探寻之旅,深入内心,找寻使命。

 640

崇义县是阳明先生平定叛乱后向朝廷奏立的,阳明先生在剿匪战争中参悟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取自“崇尚仁义”,开启了以圣贤文化化育人民的历程。

每一份事业,本质上都是参与者“破心中贼”的致良知之旅。从这个意义上讲,事业就是我们的道场,我们一起通过事业,去抵达心之所向的生命高地。

“工作就是修行,公司就是道场。”事业人生的大成就者稻盛和夫先生如是说。

 

生命意义在此心光明

研学第三站是落星亭。
 
落星亭,在江西大余县青龙浦码头,是为纪念阳明先生在此去世而修建的一个四角碑亭,琉璃瓦宝葫芦顶,四角飞檐翘角,亭子旁立着一块碑。

 640

阳明先生年谱记载大体如下:嘉靖七年(1529年),先生五十七岁,乘舟沿江北上,先生病情加剧,十一月二十八日,泊青龙浦。门人周积来见,先生已弥留。二十九日,召积入,开目视曰:“吾去矣。”周积问先生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有倾,瞑目而逝。

 

落星亭,我已经是第四次来了,每次都庄严的祭拜先生。我们披上绶带,向阳明先生上香、敬献鲜花,庄严诵读祭文,集体诵读《传习录》的章节,并庄严立志敢愿,以感恩先生透过500年时光的教诲。

640
 

我清清楚楚的看到,虽然我的心中拥有良知,可是,如果没有先生的启迪,我却是完全不知道的啊。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却到处去求。经由阳明先生,知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格物致知,可学而至。”“知行合一,致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阳明先生以他的生命为光,引领了后人。死而不亡者寿。感恩先生!

 

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获取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

全然的奉献,此心无丝毫挂碍,活出生命的光芒。

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此。

注:本文为智诚灵动董事长王诚营陪同客户进行南赣研学记录而成。

 

Copyright ◎ 智诚灵动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26688号-1 网站技术支持:圭谷设计